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论文引用怎么标注(土木(6)

来源: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专业考试科目(下午段): 专业课程:岩土工程勘察、浅基础、深基础、地基处理、土工建筑物、边坡、基坑与地下 工程、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、地震

专业考试科目(下午段):

专业课程:岩土工程勘察、浅基础、深基础、地基处理、土工建筑物、边坡、基坑与地下 工程、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、地震工程、工程经济与管理 ,建筑材料、土质学与土力学、工程地质、工程勘测、结构设计原理、职业法规等

考试时间

一般考试时间是10月份第三个周末,201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时间是10月19-20日,2020年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时间是10月17-18日,2021年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时间是10月23-24日。

成绩查询

成绩查询和证书领取都是在人事网http://cpta.mohrss.gov.cn/index.html,2020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成绩查询时间为2021年01月25日。

合格标准

参加基础或专业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。考试成绩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服务平台发布。

考试合格,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制的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用印的《注册土木工程师(岩土)资格证书》,在全国范围内有效。

备考方法

基础考试

基础考试可以一本辅导书为主,不要求每个章节都学习地很透彻,有所选择,但需要把历年真题熟练掌握。

专业考试

八字方针:有的放矢,题海有术!

出题趋势:基本原理,难度适中,计算量适当。

(1)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

知识题覆盖面宽,又有一定深度,因此,对规范要理解,对规范中没有提及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,需要查阅土力学、基础工程等基础教材,熟练掌握。

(2)通读一本辅导书

通过通读一遍辅导书,系统全面复习,取长补短,这对多选题的解答帮助很大,毕竟多选题通过随机猜答案得分的概率极低。在案例计算中,也可以对知识点有个系统的梳理。

(3)熟悉规范

对重点规范尤其要熟悉,规范的条文在复习中都记住是很困难的,对于难以记住的内容,复习时应尽量熟悉,掌握相关条文、公式在哪个位置,以便在考场中速查。

(4)真题学习

需要将历年真题认真做一遍,对考过的内容应熟悉,尤其对基本原理和规范的条文出处。在做真题的时候,应抓住重点考点,强调做题速度。平时练习,应朝着“考试速度”努力!

重要知识点的常考题,应非常熟悉,做题速度快;重要知识点但不常考的题目,应跟着真题掌握,达到会做的水平;较难较偏较怪的知识点,主动放弃。

复习备考

土木工程师包括岩土、港口与航道工程、水利水电工程和道路工程,复习方法思路大同小异,现以最常用的岩土工程为例进行讲解。

第一阶段

(如果是第一次考,可以先在网络上找一些历年真题,看看历年真题的大致出题情况,至少有一个感官认识。)

先看《土力学》、《基础工程》课本(用时2个月),土力学或基础工程课本尽量选一本自己非常熟悉的,最好是本科时候上课用过的。在看土力学或基础工程课本的时候争取一遍就看透彻些,尽量理解,确实一时无法理解便做个记号,可以回头再看,一般来说,如果第一次接触土力学或基础工程,一遍是完全不够的,当然有基础的,一遍就明白了也大有人在。在看土力学或基础工程的时候,着重看以下几个方面:

1、土的基本物理性质:各项物理指标概念,土的结构、土的工程分类,土的三相图及指标换算,岩土测试和试验。对于岩石,土力学课本讲的很少,岩石的一些基本概念,也可以参看《岩体力学》

2、土的渗流理论:渗透原理,流网(不同维度)及其工程应用,渗透力计算,渗透变形判别(结合水电工程勘察规范)

3、土的压缩固结和沉降计算:压缩性试验及指标、固结沉降计算(非规范法)、固结的时间效应(固结度)

4、土的抗剪强度:莫尔圆经典计算、莫尔库仑公式、抗剪强度指标试验(十字板、无侧限抗压强度、直剪、三轴)、有效应力、总应力法

5、附加应力计算:土中应力分布及自重应力(分层计算)、不同荷载下土中应力、基础底面压力和附加压力、不同深度土层中附加应力、附加应力系数(不同形状叠加法)

6、边坡稳定性:静止、朗肯、库伦土压力计算(同边坡、基坑规范等相结合)、砂土和黏性土稳定性计算公式、边坡在渗流情况下的稳定性

7、地基承载力:此部分以理解为主,规范的计算公式多是在经典理论基础上演变而来,如理解临塑荷载、临界荷载,极限承载力计算

8、天然地基基础设计:浅基础类型和设计原则,基础埋置深度,承载力和变形验算,独立基础、条形基础结构设计和计算,筏板基础(较复杂)以理解为主、简单计算为辅

文章来源:《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tmjzyhjgc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769.html



上一篇: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改数据吗
下一篇: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教育论文(土木工程建筑

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投稿 |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编辑部|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版面费 |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论文发表 |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